最新消息

俄羅斯紙業巨頭:全球新聞紙市場不容樂觀

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閱讀設備的發展,無紙化閱讀越來越便利,這對新聞紙市場造成了衝擊。俄羅斯最大紙漿及造紙企業ILIM首席執行官馬 爾克斯(Franz Josef Marx)近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,從全球範圍看,發達國家新聞紙市場正在以每年4%到5%的速度縮減,包括非洲和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對印刷品需求仍很高,中國市場基本持平。

  不過,互聯網帶動起的電子商務發展也創造了中國紙業市場的一個新機遇,即產品包裝及物流包裝用紙。在馬爾克斯看來,這也是ILIM在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細分市場之一。

  如何看待中俄關係對在華經營的影響?作為在華外企,如何應對中國經濟放緩?從企業角度是否對新興市場有所擔憂?

  記者:過去20年ILIM在中國發展如何?目前在華主要運作模式是怎樣的?

  馬爾克斯:1996年,我們開始進入中國,到了2016年剛好走過了20個年頭。最開始我們在中國的生意規模很小,但隨後不斷發展壯大。

  隨著經濟增長,中國在過去20年進口了大量纖維。俄羅斯和中國是鄰國,我們在地理位置上佔有很大優勢,這方便我們向中國運送產品。20年前,中國進口紙漿的總量為80萬噸,而去年,中國的進口總量達2000萬噸。

  我們運送到中國的產品主要來自俄羅斯的兩個工廠。考慮到把森林即原材料運到中國來是不現實的,費用也會很高昂,我們的商業模式是在俄羅斯的工廠進行原材料加工,之後,將增值材料運到中國用於生產各式各樣的商品,比如衛生紙、包裝產品等。

  記者:作為與中國打了20年交道的俄羅斯企業家,你怎麼看中國商業環境的變化?

  馬爾克斯:我認為中國的商業環境變得更加專業了;正因如此,中國有能力處理大量生意。實際上,不僅俄羅斯這樣認為,在這一點上,其他國家也有同 樣感受。中國發展迅速。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94年,當然,那時我還沒有開始做漿紙業務,我在一家位於南京的化學原料企業擔任全球尼龍紡織品的產品經 理。

  實際上,該企業在南京最後也變成了大型的集成化工基地。之後,我有十年時間沒在中國,2004至2005年期間我回到中國上海。僅僅10年時間,這個國家發生了驚人的變化。

  在中國經商變得更容易了。與十年前相比,俄羅斯對中國的供應以及後續服務已經變得越來越專業,這是因為俄羅斯一直持續向中國供應大量鐵礦石、石 油及其他原材料。其次,中國的金融業已經變得非常現代化,中國也成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,這也為我們在這裡做生意提供了更多便利。我們有世界一流的銀行為我 們提供信貸和擔保。這些持續發生的變化,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。

By 社團法人中華印刷科技學會

相關網址:http://www.cagst.org.tw/information_c.php?no=308

商品分類